教学动态

教育教学 教学动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发马院教师热烈反响

发布时间:2025-04-01 阅读数:212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

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丽江古城考察时,同居民、游客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师中引发热烈反响。2025年4月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围绕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思政课,开展教研活动。

       大家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在立德树人、生态保护、民族团结等领域勇担使命,贯彻好新发展理念,助力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和高质量发展,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贡献云医药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字慧

       近期,我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云南的一分子,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教学中,我将结合云南实际,将总书记讲话中的新理念、新思想融入课程教学,指导同学们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学会将省情和国情相联系,小我和大我相结合,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打造云南三张名片的愿景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我将坚持问题导向,关注学生的思想困惑,围绕社会热点,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提升课程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用学生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授课,使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入耳入脑入心,担负好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工作中,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不断提升自己管理服务水平,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培养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共同为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医药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 王静

       时隔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云南。在云南省丽江市先后考察了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丽江古城,提到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夯实理论基础,深刻理解讲话精神,融入教学,讲好中国故事、云南故事!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 李晓燕

       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深刻领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倍感使命在肩。我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课堂中融入丽江古城保护、文旅融合发展等案例,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魅力。同时,结合新发展理念,通过实践教学等方式,将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等战略部署转化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时代担当,为云南现代化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骨干教师 杨焰婵

       习近平总书记云南行意义深远。在思政课教学里,我将注重将总书记对产业升级、生态保护、民族团结、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指示精神融入教学,并结合云南花卉产业、丽江古城文旅发展等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新发展理念,增强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厚植家国情怀,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 陈元睿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始终牢记作为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引导和教育学生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承者,做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设者和排头兵,为云南的高质量发展培养具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合格人才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为此,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容,融入到传统文化的教学中,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中,融入到民族团结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教学中,还可以结合教学实践活动,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不断加深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推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 普玉萍

       时隔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云南考察指导,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这不仅体现了对边疆各族人民的深情厚爱,还给予了我们强大的思想指引和不竭的奋进动力。作为一名边疆民族地区的思政课教师我深感振奋、备受鼓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结合云南特色,向学生呈现云南历史文化,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与此同时,我也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让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如同花一样美!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 姚娅

       作为一名扎根教育一线的中共党员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云南丽江考察调研重要讲话精神后,我倍感振奋,更觉责任重大。总书记强调“要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而教育正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作为党员教师,我将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己任,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乡村振兴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农村发展;通过劳动实践、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走进乡土,培养他们建设家乡的使命感,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为党员教师,我定当以总书记讲话精神为灯塔,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贯穿教学始终,以“红烛精神”照亮边疆学子成长之路,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贡献教育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 叶俊梅

       2025年3月19日至20日,在云南深入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云南考察调研,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锚定清廉云南建设目标,在教育行业做到遵规守纪,杜绝贪污腐败,为教育生态的山清水秀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 陈怀锐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为边疆发展擘画新篇。作为思政课教师,我深刻感受到此次考察对青年思想引领的实践价值。以“三个定位”铸魂育人。云南作为民族团结示范区,26个民族共绘同心圆,“直过民族”脱贫奇迹彰显共同富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实践中,滇池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则激励青年以开放视野参与“一带一路”实践,以高质量发展启迪担当。总书记强调改革破局、开放聚力,云南花卉产业从“美丽”到“幸福”的跃升,启示学生将专业创新融入乡村振兴;丽江古城活化利用,则印证文化赋能发展的时代命题。思政课堂当以云南实践为素材,引导青年将“小我”融入民族复兴“大我”,在边疆热土书写新时代答卷。




图片来源:新华社
内容来源:李晓慧
图文编辑:彭媛婷
一审一校:刘   萍
二审二校:董骄龙
三审三校:字   慧